程寧攝
“終有一天,我的房子能賣到280萬元!币Ьo牙根,業(yè)主李進在總房款上堅持一分不降。豪賭心態(tài)也好,耐得住寂寞也罷,任何人的勸說,都動搖不了他的心。就像棋局中的黑白兩子,二手房交易中,買房人和賣房人是博弈的對手,各懷所思。本輪暖行情中,“賣小買大”連環(huán)單的增多,刺激了漲價效應的傳導。
“我不在乎有價無市”
“哥,您這價格定得太高,一般客戶很難承受,建議您調低點,這樣才能成交。”12月初,第一次將房源掛到中介門店時,李進就遇到了“降價”的勸說。原因很簡單:小區(qū)里相同格局的45平方米一居室,成交價都在250萬元到260萬元之間,而他卻報280萬元,折合62000元/平方米,比市場行情高出了6000元。
他的報價確實是“有價無市”,房子掛出將近1個月,盡管也有購房人預約看房,也有人想出手,卻都因為價格談不攏而告吹。“我不在乎現(xiàn)在是不是有價無市,280萬元是我的底價,一分錢都不能讓!睂γ恳粋還價的客戶,李進的回答總是“不”。
“我這套房是南北通透的小面積學區(qū)房,屬于區(qū)域內的稀缺戶型,等260萬元的房源賣光了,280萬元就容易賣了!被谑袌鰰掷m(xù)向好、房價回漲的判斷,李進對當下房子“滯銷”并不憂心,“賣不動就先租著!
“賣小買大”循環(huán)漲價
同樣是加價,“賣小買大”的業(yè)主程先生則是為了順利換房。
程先生在東四環(huán)有套70平方米的兩居室,一直住得愜意。本月初,公司突然下發(fā)通知,明年將搬遷到大興辦公。不愿意東城、南城兩邊跑,他決定賣掉東四環(huán)的房子,在大興買一套大戶型的二手房。
“原本一切都很順利,我把兩居室的賣價定在了180萬元,略低于市場成交價,很快就找到了買家,又接著談好了一套三居室。”程先生告訴記者,就在簽約前的三天,橫生枝節(jié),賣給他房子的業(yè)主說要加價15萬元,“我也不能再為15萬元去東拼西湊啊,于是就告訴買我房子的小夫妻,房款要加到195萬元!
上一周,“二手房一夜提價70萬元”的消息正在坊間傳得沸沸揚揚,受到“恐慌”言論影響的買房人,考慮半天后也就答應了程先生的要求!芭d許賣我房的業(yè)主也是聽說了這則消息才漲了價!背滔壬詭o奈地調侃,成也蕭何敗也蕭何,“別人漲我價,我也只能再漲別人的價!
離譜報價咱不買賬
記者在調查中發(fā)現(xiàn),盡管買賣雙方都對未來房價上漲持有預期,但對于明顯高于市場平均成交價的離譜報價,多數(shù)購房人并不會沖動購買。
市民田女士就是其中一例。為了孩子上學,她本來看中了中關村的一套小戶型學區(qū)房,但由于業(yè)主報價高出市場成交價太多,田女士最終沒有出手!斑@么離譜的報價,我可買不了賬!碧锱扛嬖V記者,不管再怎么努,買房也得是在經濟允許的支付范圍內,超能力消費可不行,“這套房源不合適,我就再等一等其他房子。”
記者采訪中的多位經紀人也表示,盡管目前市場成交較為火熱,但購房人對于報價明顯超高的房源,基本都持謹慎態(tài)度!凹觾r競爭的情況,通常只會發(fā)生在總房款略低于市場平均成交價的高性價比房源上!苯浖o人張先生告訴記者,自己上周剛成交的一套房源,業(yè)主就成功把價格從380萬元提高到397萬元,“因為380萬元的價格確實略低,單價要比同類型房源便宜了2000元/平方米。調整完價格后,這套房子的售價也就是剛剛達到平均價格,所以買房人才會同意。”
“漲價行為是會傳導的”
記者查詢近幾年的成交數(shù)據(jù)發(fā)現(xiàn),從2009年至今,每到年末,北京的二手房市場都會形成一輪“翹尾”行情。即使是漲幅最小的2010年,11月和12月的成交量之和,也比當年的9月、10兩月之和上漲了26.5%。但在成交價格方面,除了低于樓市最火爆的2009年之外,今年這輪“翹尾”的價格漲幅明顯高于2010年和2011年。
“部分二手房業(yè)主的叫漲行為和市場‘恐慌’的言論有關,漲價具有傳導效應!蔽覑畚壹夜旧系氐膮^(qū)域經理吳勇,以上地近幾個月的二手房行情為例,向記者解釋了傳導效應!艾F(xiàn)在的二手房市場價格信息是透明的,某個小區(qū)的平均成交價是多少、最高報價是多少,業(yè)主打幾個電話,就能摸個十有八九。以上地東里目前搶手的一居室來說,9月份的平均成交價在48000元/平方米上下,領漲業(yè)主的報價可能就會達到52000元/平方米。”吳勇介紹,同一時期,市場中總有正常報價和不按常理出牌的超高報價,購房人也都會傾向于選擇低價房源。遇到市場整體向好時,當一批低價房源消化完畢后,新掛牌的房源報價通常就會高于前一批的成交價,“上地東里目前的最高報價都能超過60000元/平方米,就是幾千、幾千攀升上來的!
記者手記
一方獨大生意難長久
“北京房價回漲了!边@是事實?删烤?jié)q了多少,不同人有不同感受,尤其是在二手房市場!鞍肽晏醿r150萬元”……種種極端個案,更是被夸大為樓市的“風向標”事件。
有人說,在北京這么一個“供小于求”的賣方市場,房子究竟值多少錢,還不是賣房人說了算,誰讓房子是咱的“剛性需求”,不可復制的好資源永遠都是稀缺的。但我想,在市場經濟下,無論是“供大于求”抑或“供小于求”,買賣雙方都掌握著開啟成交的鑰匙,一方獨大的生意長久不了。
房子再“剛”,也沒有人的基本生存需求“剛”,若房價超出人的支付能力太多,這匹脫了韁的野馬,也許就沒有多少人接手了。本報記者 趙瑩瑩J201
今天上午天氣陰冷,馬家堡附近的房屋中介不愿意出來招攬生意,店鋪櫥窗上的房屋信息也鮮有人問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