貴陽八大小吃
1、黃粑 [貴州貴陽白云區(qū)]
黃粑黃粑,又名黃糕粑,是貴州非常有名且頗有特色的食品。城里人愛吃黃粑,卻苦于沒有原料、工具,既然難以吃到,所以就把其歸為小吃,是用來細細品嘗的;在鄉(xiāng)間,需要的原料和木甑倒是不缺,但又少有閑暇來做美食,所以一遇農(nóng)閑,哪家做上一甑黃粑,便平添了幾分節(jié)日般的喜慶。在貴州,黃粑不為某地所特有,在各處幾乎都可吃到。吃得多了廣了,倒也就有了對比———其中以黔北遵義的南白鎮(zhèn)黃粑和黔中貴陽的清鎮(zhèn)黃粑為佳。前者個頭頗大,有如舊時的方枕,按一指寬片片的切開,吃起來實在讓人朵頤大快,后者個頭見小,約摸一拳大小,更適合于自個兒一“粑”在手,自得其樂的細細品味。
2、花溪牛肉粉 [貴州貴陽花溪區(qū)]
花溪牛肉粉是人們到花溪不能不品嘗的名牌小吃;ㄏH夥凼加20世紀70年代,精選新鮮優(yōu)質(zhì)的黃牛肉,用多種香料鹵制后,加入到煮好的貴州特有的米粉當中,配以適當?shù)呐H庠瓬约疤刂频撵卫苯贩、芫荽、泡菜等作料,粉爽滑微韌,肉鮮湯美。其中尤以花溪王記牛肉粉和飛碗牛肉粉為上乘。
3、豆沙窩 [貴州貴陽息烽縣]
原料:糯米500克。調(diào)料:蕓豆250克,菜油、鹽、味精、花椒粉、姜沫、蔥花等適量。制作方法:炸。糯米淘洗干凈,浸泡蒸熟后舂至半茸備作皮料,蕓豆淘洗煮至熟透爛擦壓成茸泥后,加鹽、味精、花椒粉、姜末、蔥花攪勻成餡待用,將舂好的皮料均勻地分為10個,攤平,包入餡心捏成圓窩形,放入油鍋中炸至表面酥脆,色澤金黃即可。風味特色:色澤金黃,外酥內(nèi)軟,糯香爽口。曾獲第二屆“中華名小吃”稱號。技術(shù)要領(lǐng):油鍋火候必須掌握好,蕓豆須用冷水下鍋煮,煮得越爛越好。
4、紅油米豆腐 [貴州貴陽開陽縣]
紅油米豆腐是貴陽甚至是貴州最風行的特色風味小吃之一,黃豆酥,花生脆,米豆腐嫩,豆芽甜,黑大頭菜味濃, 油紅香辣,消暑解饞。夏季是紅油米豆腐最行銷的時候,人們在休閑逛街、外出旅游,都少不了來碗紅油米豆腐解饞爽嘴,家庭也都經(jīng)常買來當作午餐、涼菜、夜宵食用。只要到菜市場稱上一斤,兩斤米豆腐,配上些調(diào)料,一家人就能吃得爽口爽嘴。原料及配料:大米、黃豆、石灰、紅油、蔥、姜、綠豆芽、花生米、泡酸蘿卜、黑大頭菜、麻油、醬油、大蒜、醋、味精適量。
5、豆腐圓子 [貴州貴陽觀山湖區(qū)]
“贏得芳香四方溢,白玉入油殼似金。煮豆烯萁千年事,隔桌呼酒憶古今。金豆入磨轉(zhuǎn)蟹黃,坡仙知味流涎長。俯見維雉牽衣兒,指說雷家圓子香。”這首詩稱贊的就是有著130多年歷史的雷家圓子,其受歡迎的程度,可見一斑。歷史回到1874年,同治皇帝駕崩后,朝廷通令全國“禁屠”(不準宰殺豬牛羊雞鴨等)三天,官民一律不能吃葷。地處西南邊境的貴陽自然也不例外。當時,祖居貴陽、以開豆腐作坊為生的雷端藻及其夫人,借機推出用豆腐做成的圓子。他們嘗試在做豆腐時,加入適量的鹽、堿和香料、蔥花等調(diào)料,充分拌勻后,捏成核桃大小的圓子,然后放在菜油鍋內(nèi)炸熟出售!盁o心插柳柳成蔭”,于是這小小的油炸豆腐圓子從此一炮而紅。
6、戀愛豆腐果 [貴州貴陽觀山湖區(qū)]
戀愛豆腐果,是貴陽名小吃之一。以其名奇特、意味深長、風味別致為特色。將豆腐切成小塊,經(jīng)適量堿水發(fā)酵后,放在擦有食油的有眼鐵片或鐵網(wǎng)上,用糠殼、鋸木屑小火烘烤。待烤至外殼焦黃油亮、象吹進氣一樣鼓起來時,剖開填進用辣椒、醬油、食醋、麻油、味精、蔥花、蒜泥、姜末、折耳根等混合而成的蘸水、趁熱吃下、辣香嫩燙、咸鮮爽口。
7、絲娃娃 [貴州貴陽修文縣]
絲娃娃是因為一張小薄皮面餅包了很多絲而得名。又名素春卷。先用面粉制成直徑兩寸左右的薄皮面餅,然后由食者親自動手,依次放上少量的海帶絲、蘿卜絲、豆芽、酸菜、折耳根、炸黃豆等,再將小面餅卷成筒狀,灌進糊辣椒、醬油等制成的調(diào)料,一個絲娃娃就做成了,放入口中,脆生生、涼悠悠、酸溜溜、辣呼呼、味道十分誘人。
8、腸旺面 [貴州貴陽修文縣]
腸旺面以雞蛋面、豬腸、血旺、脆哨四大原料為本,再調(diào)放雞湯、紅油辣椒等佐料,經(jīng)12道工序,才出成品一份。其湯色鮮紅、面條蛋黃、肥腸粉白,蔥花嫩綠,豆芽金黃,一碗捧出,使人頓感賞心悅目,待舉箸下咽,更是滿嘴生香。面條脆細爽口、食不粘牙;肉哨香脆、腸旺鮮嫩;辣而不猛、油而不膩;湯鮮味美、回味悠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