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豆腐花”是姑蘇的風味小吃,是價廉物美的早餐佳品。一九八五年十月,世界著名建筑大師、美籍華人
姑蘇“豆腐花”乃是一種制作得比燉雞蛋汁還要鮮嫩的豆制品。這種豆制品,一般都是在高約65公分,直徑約50公分的圓木桶中制作。制作時,在桶中注入豆?jié){點漿成形;然后用一把極扁的銅勺,把那絕嫩絕嫩的豆腐,一片一片地舀入事先準備好的水、鹽、醬油混和的湯料鍋中。湯料鍋用文火煨之,絕嫩的豆腐片在湯料鍋中無需片刻即被煨熟,由于爐溫恰到好處,因而那煨熟的豆腐片的絕嫩程度不會有絲毫改變。聰明的姑蘇小販,在藍邊敞口白瓷碗中放入榨菜末、蝦米、蛋絲、味精、大蒜葉等調味品;連湯連水地將鍋中煨熟的豆腐片盛進碗中。最后,那小販有意在碗中滴入幾滴香油。當您端起那熱氣騰騰的藍邊敞口白瓷碗時,一股股香味撲鼻而來,那一片片潔白如玉的豆腐片象綻開的白玉花瓣,在碗中湯汁里上下浮動,動人極了。此時,您可以盡情地領略“豆腐花”三字的巧妙含義。姑蘇“豆腐花”鮮美味雅,入口而化,不論男女老少都喜食之、品之。
姑蘇“豆腐花”舊時一般都由小販挑著一種名喚“豆腐花擔”的擔子,串街走巷,沿途叫賣;這種“豆腐花擔”的前擔,是由臺面,湯鍋、爐擔座和玻璃鑲嵌的半六角形的立體調料座等組成。那后擔,即是那盛著絕嫩豆腐的圓木桶。姑蘇“豆腐花”,小販叫賣它的吆喝聲非常奇特;只有一個“碗”字,那“碗”字在吳語中與“完”字相仿;在叫喚這個“碗”字的時候,小販們往往拖著長長的,悠揚動聽的拖腔:“完(碗)—”。對于蘇州人來說,小販呼喚的這個“碗”字是家喻戶曉之事;這是小販們在招呼吃客將吃完“豆腐花”的碗,及時送回,而對于初次到蘇的外地人來說,他們不一頂搞得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