郯城縣歷史悠久,氏族社會末期,境內已有人群定居。時境為“東夷”之地,太嗥氏為東夷一著名酋長,少嗥氏為黃帝族向東發(fā)展的一支,與夷族雜居于此,稱“炎”地。周封炎族首領于此,稱炎國,后演化為郯國。春秋時期,郯國附魯,“郯子朝魯”、“孔子師郯子”即出于此。戰(zhàn)國時期(約公元前414年)為越國所滅。秦置郯郡,后改稱東?,置郯縣,屬徐州刺史部,為縣、郡、刺史部治所。唐貞觀六年撤縣入下邳,元和中復置,始有“郯城”縣之名,不久又省入臨沂。元末復置郯城縣,明清之后縣域有變,縣名未易。建國后隸屬臨沂地區(qū)。[歷史事件]郯城大地震:1668年7月25日晚8時左右發(fā)生8.5級郯城大地震,波及8省161縣,破壞區(qū)面積50萬平方公里以上,史稱“曠古奇災” 。郯城大捷:1943年初,為粉碎日軍“蠶食”,八路軍115師奔襲郯城,于1月19日晚10時發(fā)動強攻,次日曉全殲日偽軍530人, 首創(chuàng)八路軍山東敵后攻城范例。[歷史人物]于定國(前111—前40年)西漢時東?ほ叭。漢宣帝時丞相,封平西侯。何承天(370—447)南朝宋無神論思想家、天文學家、政治家,歷官衡陽內史、御史中丞等。劉之言(1906—1933)馬頭鎮(zhèn)人,魯南地區(qū)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(chuàng)史人。1933年在“蒼山暴動”中犧牲。
郯城縣位于山東省最南端, 地理坐標東經118°05′—118°31′,北緯34°22′—34°56′。境南北長約65公里,東西寬32公里,,總面積1312.6平方公里,約占全省面積的0.84%,其中平原面積1123.6平方公里,占全縣總面積的86%;山丘面積183.4平方公里,占總面積的14%。全縣水面有130.4平方公里,占總面積的10%。 郯城縣地處魯中南低山丘陵區(qū)南部,臨郯蒼平原腹心地帶,系沂蒙山區(qū)沖積平原。地形由東北向西南緩緩低下。東部馬陵山綿延南北,中西部平原沂沭河縱貫南北。境內地勢平坦,平均海拔約38米,自然比降為0.03%。
郯城縣南部臨近隴海鐵路,為江蘇省邳州、新沂、東海三縣市所環(huán)繞,北部與臨沂市河東、羅莊和臨沭、蒼山四區(qū)縣接壤。205國道、京滬高速公路縱貫南北,310國道橫穿東西。自縣城始,按徑距計算,東至東海縣界古寨村7公里,又32公里至東?h城;東南至東?h界蘆窩村16公里,又30公里至東海縣城。南至新沂市界謝莊村21公里,又5公里至新沂市區(qū)。西南至邳州市界新莊村23公里,又25公里至邳州市區(qū)。西至蒼山縣界紅圈村20公里,又26公里至蒼山縣城;西北至蒼山縣界董墩村14公里,又24公里至蒼山縣城。北至臨沂市羅莊區(qū)界堰頭村31公里,又19公里至臨沂市區(qū)。東北至臨沭縣界大岱村21公里,又24公里至臨沭縣城。至省會濟南335公里,至首都北京680公里。東起清泉鄉(xiāng)前、后城,西至重坊鎮(zhèn)楊莊寺,東西最大橫距41.9公里,南界楊集鎮(zhèn)十三甲,北止李莊鎮(zhèn)劉道口,南北最大縱距62.3公里。全縣轄11鎮(zhèn),6鄉(xiāng), 674個行政村。 縣人民政府駐郯城鎮(zhèn)。
2005年,全縣總人口98.1萬人。人口分布密度:從空間分布看,與山河相間之地貌特點一致,呈隨山河走向疏密分布之特點。 馬陵山綿延東境南北60余公里,約占全縣總面積12%,此山區(qū)為縣內人口密度最小地區(qū),沂沭河川流縣地腹心40~60公里不等,其干流兩岸1公里之內為縣人口最為稠密區(qū),村村首尾接連,雞吠之聲相聞。山河之間或兩河之間澇洼地區(qū),其人口密度介于二者之間。 從性別構成比來看,全縣男女性別比為106.19:100。從民族構成看,漢族占99.54%;回族占0.45%;其它民族為滿族、壯族、朝鮮族、蒙古族。
全縣耕地總面積為125.24萬畝,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63.6%;未利用土地面積5.8萬畝,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2.7%,主要是山丘荒草地、平洼荒草地、裸巖、石礫地、田坎等。 在未利用土地中,可開發(fā)的約有0.74萬畝,主要是山丘荒草地。全縣共有林地面積28.4萬畝,其中用材林2.5萬畝,防護林3萬畝,經濟林20.4萬畝。全縣共有銀杏750余萬株, 其中結果樹25萬株, 百年生以上大樹2.8萬株。全縣已林網化面積93萬畝,林網化程度97%,林木覆蓋率19. 9%。
縣內已知的礦藏資源有煤、鐵、金剛石、重晶石、石灰石、礦泉水、建筑黃沙、建筑石材等八種。金剛石儲藏地塊面積4. 47平方公里, 現(xiàn)有儲量10萬克拉,“金雞鉆石”、“陳埠二號”分別重281.25和124.27克拉,均出自本縣。 煤地質儲量1億多噸,工業(yè)儲量5063萬噸。鐵現(xiàn)有儲量164.88萬噸。 石灰石總儲量3億噸。河砂總儲量3.2億噸。礦泉水含有鍶、鋰、鋅、鈾、硒等微量元素,屬低礦化度重碳酸鈣型優(yōu)質天然飲用礦泉水,儲量豐富。
郯城縣屬淮河流域沂河、沭河、中運河水系。其中沂河水系546.54平方公里,沭河水系612.28平方公里,中運河水系147.76平方公里。過境河流有沂、沭、武河、分沂入沭水道等, 全長131公里,流域面積281.81平方公里。全縣平均水資源總量5.49億立方米,其中,地表水4.09億立方米,地下水3.02億立方米,重復利用1.62億立方米。
郯城山川毓秀,旅游資源豐富。①馬陵山位于縣城東十里,南北綿延約數(shù)百里,為舉世聞名的齊魏孫龐馬陵之戰(zhàn)古戰(zhàn)場,遺跡猶存,景點眾多。②紅石崖風景區(qū),位于郯城西南四十五華里沂河岸邊。崖下河水滔滔,崖壁陡峭,其土色殷,堅硬如石;崖上樹木參天,陰翳蔽日。其中有一棵雄銀杏樹,高37.5米,胸圍7.1米,為西漢永光年間所植。已在此修建了“銀杏古梅園”,占地百畝。③郯國故城在今縣城城北,為元代所建,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此外,縣城周圍還有東海孝婦冢、于公墓、史大奈墓、廟山漢墓群等景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