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阿縣地處魯西平原,東依泰山,南臨黃河,隸屬“江北水城”——聊城市,為中國阿膠之鄉(xiāng)、喜鵲之鄉(xiāng)、國家級生態(tài)示范區(qū),被譽為“萬戶喜鵲吉祥地,千年阿膠福壽鄉(xiāng)”。地處東經(jīng)116º12´至116 º33´、北緯36º07´至36º33´,總面積787平方公里,轄9個鄉(xiāng)鎮(zhèn)、2個街道、1個工業(yè)園區(qū),共有559個行政村,42萬人口。地理位置優(yōu)越,交通便利?h境依傍黃河百余里,引黃濟津、濟衛(wèi)工程的渠首均在東阿。東距濟南市80公里,西距聊城市25公里。毗鄰京九、京滬、濟邯、濟館等交通動脈,105國道和三條省道貫穿全境,區(qū)位優(yōu)勢日益明顯。
后魏,恢復(fù)東阿縣;北齊省谷城,入東阿,屬濟州。隋朝,東阿屬兗州濟北郡。621年(唐武德四年),屬濟州,隸河南道。742年(天寶元年)更州為郡,隸濟陽郡,同年恢復(fù)谷城縣;754年改屬鄆州東平郡;766年(大歷元年),鄆州改為淄青道,東阿屬之;819年,鄆州屬天平郡,東阿隨之改隸。五代十國時期,東阿屬鄆州天平節(jié)度使。宋初,屬京東路;1041年(慶歷元年)置西路安撫使,東阿隨郡改隸;1115年郡升為大都督 府,1127年改為東平府,東阿均屬之。金代,隸山東西路東平府。元初,隸東平路。1272年,東平改為下路總管府,司六縣,東阿屬之。明初屬于東平府,1375年(洪武八年)隸濟寧府東平州,1385年改屬兗州,隸山東布政使司。清初,屬兗州府東平州;1735年(雍正十三年)改屬泰安府。
1952年11月平原省撤消,東阿隨聊城專署該隸山東省。1958年12月,東阿建制撤消,各公社分別并入壽長、茌平兩縣;1961年7月恢復(fù)東阿縣,其隸屬未變。1967年專區(qū)改為地區(qū),東阿屬山東省聊城地區(qū)行政公署。境域沿變 東阿始置縣時,縣治在今陽谷縣境內(nèi),其管轄境含陽谷縣大部分。東以濟水為界,與谷城縣相分;東南及南部為須昌、壽良地,西南及西部為今莘縣、聊城,北及東北為茌平、臨邑縣地。
南北朝時期,東阿、谷城兩縣曾出現(xiàn)合分、分合局面。劉宋孝武大明元年,東阿并入谷城;后魏,恢復(fù)東阿縣;北齊,谷城并入東阿。此后,谷城縣不復(fù)存在,縣城亦隨之廢棄。東阿境域擴大。東及東南遂與肥城、東平相連。隋朝置陽谷縣,東阿西南部劃出屬之!独m(xù)山東考古錄》載有“隋置陽谷縣,約得漢東阿地十之六、七”及“陽谷縣,后魏東阿地”的記述!蛾柟瓤h志》也有明確記載:“城東五十里有阿井,此井舊屬阿邑,今并屬陽谷縣!北彼翁脚d國后,因黃河沖積,北部鄰邊縣盧縣(今銅城西部)廢,部分劃歸東阿。銅城鎮(zhèn)自宋為東阿地。
明初,縣治遷至東阿鎮(zhèn)(今屬平陰縣)。時縣境南北長50公里,東西寬32.5公里;東至平陰縣界7.5公里,西至陽谷縣界25公里,南至東平州界17.5公里,北至茌平縣界30公里。
清代,境域略有變動,縣境南北長45公里,東西寬27.5公里?h城至邊界縣距離,除西至陽谷縣界縮短5公里外,其余與明代同;東北至平陰縣界7.5公里,東南至東平縣界15公里,西南至壽張縣界30公里,西北至聊城縣界22.5公里。
民國初期,境域與清同。1932年,東阿與陽谷鄰界的部分村莊作了調(diào)整?谷諔(zhàn)爭和解放戰(zhàn)爭時期,為適應(yīng)對敵斗爭的需要,東阿周邊地區(qū)曾歸屬平阿、張秋、徐翼、河西等縣。1947年冬,縣機關(guān)遷駐銅城。
1949年8月,東阿境域界定。原屬東阿黃河以東村鎮(zhèn)及西南張秋一帶劃出,原屬平陰、聊城的部分地域并入東阿,茌平與東阿交錯為鄰的村莊,以趙牛河為界北歸茌平、南屬東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