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招網(wǎng)訊:如果你參觀過很多文廟,朝拜過很多孔子塑像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幾乎各地的孔子像都是莊嚴(yán)端坐,安享萬民香煙,接受頂禮膜拜的。但是,資中文廟的孔子,一反常態(tài),卻是一尊彬彬有禮的站像。這是何故?原來這里面有著一個古老而神奇的傳說。
二千多年前的孔子,擁有弟子3000人,得賢者72人,晚年著書立說,刪修《六經(jīng)》。在修改《樂經(jīng)》是,孔子遇到了難題,便向當(dāng)時精通音律的萇弘請教。
萇弘何許人也,敢為圣人師?
萇弘,字叔,資州(今資中縣發(fā)輪鎮(zhèn))人。生于距今2400年前的春秋末期,為周景王、敬王時大夫,以博學(xué)多才而聞名諸侯。萇弘擅長天文,創(chuàng)造了“歲星紀(jì)年法”。萇弘還精通音律,唐代韓愈《師說》中,有“孔子師郯子、萇弘、師襄、老聃”之句。公元前521年,孔子專程訪問萇弘,萇弘為他講解音樂和天文,交流了知識和政見,還共同探討了樂理。相處數(shù)月,結(jié)下了深厚的友誼。后來,萇弘在人前稱贊仲尼見多識廣;而孔子與人談?wù)撘魳,也常引用萇弘見解,這對孔子刪詩書、訂禮樂有較大的幫助。
萇弘先后輔佐東周3個君王,為鞏固王室,作出了顯著貢獻(xiàn)。但由于他忠于職守,剛直不阿,得罪了權(quán)臣,遭到讒言陷害,被放逐回鄉(xiāng)。誰知那些害他的人還不死心,接連派人到資中殺害他。萇弘帶著仆人藏在沱江邊一個石洞里,他對仆人說:“我如遭毒手,請將我的血藏好,三年后再取出來。”說這話三天后,萇弘果遭仇家殺害。仆人謹(jǐn)記囑咐,用陶罐接住他的鮮血,密封藏好。一晃三年過去了,老仆人揭開陶罐,只見血已凝成一顆碧色寶珠,碧油油耀人眼目。老仆人驚喜異常,正想取出來看個仔細(xì),那寶珠卻在手中一滑,直溜溜滾下沱江,寶珠入水,“轟”然著響,水波翻涌,波心霎時升起一道彩虹,彩虹上聳立萇弘身影,騰空而去。后來,寶珠滾下去的一段江流,被民間稱為“珠江”。
由此,《蜀都賦》便書了“碧出萇弘之血”的名句,“碧血丹心”的典故即源于此。
千百年來,“碧血丹心”已成了為正義事業(yè)拋頭顱、灑熱血,竭忠盡誠的代詞,一向被人們著述吟詠所引用。是呀,萇弘碧血,光照人間,青史永垂。
星移斗轉(zhuǎn),為了紀(jì)念這位先賢,在他的出生地資中至今仍有以萇弘命名的景物,如萇弘路、萇弘洞、萇弘溪、萇弘祠等。資中人民常以“我們這里出過孔子的老師”而自豪。既有老師在此,學(xué)生怎敢下坐?所以資中文廟的孔子就只好是“彬彬有理,侍立以待”的站